在受苦中的蒙福←点击聆听音频
灵修经文:
诗篇119篇71-72节.我受苦是與我有益,為要使我學習你的律例。 你口中的訓言,或譯:律法與我有益,勝于千万的金銀。
圣经里最长的诗篇是第119篇,由176节经文构成,没有署名作者,早期传统认为大卫是作者。这是大卫经历了一生坎坷,一生对神的倚靠颂赞之后,写下了对神律法的尊崇,也表达了在生活中怎样倚靠神,活出律法的完全,大卫的一生经历,你都可以在这首诗篇中一览无余。
圣经里最长的诗篇是第119篇,由176节经文构成,没有署名作者,早期传统认为大卫是作者。这是大卫经历了一生坎坷,一生对神的倚靠颂赞之后,写下了对神律法的尊崇,也表达了在生活中怎样倚靠神,活出律法的完全,大卫的一生经历,你都可以在这首诗篇中一览无余。
亲爱的弟兄姐妹,在受苦中蒙福?开什么玩笑!这或许是多数人的反应吧!
当人人看受苦为“瘟疫”,谈“苦”色变的时刻,诗篇119篇的作者却对“受苦”有了另一种诠释。
对作者来说是祝福,“受苦”是他生命中的另一种学习,在“学习中”可得到“属灵上的益处和复兴”。
能够在“受苦中蒙福”的人不多,因为我们都不想要苦难,想尽办法逃避。除非我们都能够像大卫一般有属灵的洞察力,对人生有深度的理解,看“受苦”是为“有益”的。
为什么大卫“看受苦”是与他“有益处”的呢?
因为他能透过“受苦”而有所“学习”,使他能更明白神的话语,和神的美意,这是生命的成长和得着。
的确,人在安逸的生活中无法真正体会神,明白神,或经历神。
生命中的“光辉灿烂”总是经历过“死荫的幽谷”后绽放开来,没有“苦”就没有所谓“苦尽甘来”。
约伯在身受各种“苦难中”说了一句鼓励我们的话:约伯记23章第10节 然而他知道我所行的路;他試煉我“之後”,我必如精金。
亲爱的弟兄姐妹,“蒙福”之路的事实,往往总是经历在各样的“苦难以后”才发生的。
我们一方面可以向神祈求不让自己遇见苦难,一方面我们也不要害怕或拒绝苦难来临。
“受苦”不一定是不好的,因为受苦也可以成为“祝福”我们的一种手段。若“神允许”苦难临到,那是对我们生命的一种的建造和祝福。
难怪许多人都说:“苦难是上帝化了装的祝福。”
保罗在罗马书8章第28节说:我們曉得万事都互相效力,叫愛神的人得益處,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。
从这一次的疫情行动管制令中,我们“或者”受了许多的苦,然而,我们应当思考在这艰苦当中有什么样的“学习”和“成长”呢?
若我们没有所“学习”,无所得着,那我们就“白白的”受苦,“浪费了”神给我们的最好的礼物或资源,那非常可惜!
大卫在诗篇第119篇第71-72节说:我“受苦”是與我“有益”,為要使我“學習”你的律例。 你口中的訓言,或譯:律法與我有益,勝于千万的金銀。
大卫深知上帝让他“经历”苦难,是对他生命中的一种“学习”和成长,是一种机会,因此,他就能够勇敢地面对。
—约伯经历了接二连三的“苦难后”,收到了不是“千万的金银”,而是得到“属灵的经历”和产业。
约伯在约伯记42章第5节说:我從前風聞有你,現在親眼看見你。
亲爱的弟兄姐妹,我们在这一次的疫情中,是否有所“学习”或“得着”天父的祝福呢?
有人说:“苦难”像磁铁吸引我们更接近基督;“苦难”是上帝设计的功课,让我们成长,被陶造成更像基督。
《傲慢与偏见》的作者,著名的英国作家简.奥斯丁说:“蚌将沙粒变成珍珠,苦难才能让人成长”。
对基督徒来说,上帝用苦难来试验或试炼基督徒,像沙粒进入蚌壳,越磨越痛,但最终成了珍珠。
诗人之所以说“我受苦是与我有益”,他肯定曾身受伤痛,吃过很多苦,深切体会个中的道理。
亲爱的弟兄姐妹,我们是否能在受苦的时候,依然“相信神”是信实的吗?
感谢主,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0章13节告诉我们说:你们所受的试探(苦),无非是人所能受的。上帝是信实的,必不叫我们所受的试探(苦)过于所能受的。他一定会赐下足够的恩典,使我们能够耐心承受祂的祝福。
我们都熟悉的一首诗歌《你若不压橄榄成渣》的作词者倪柝声,他在文化大革命中,遭逢生命最痛苦最煎熬的试炼。他因为拒绝否认基督信仰,而被判入狱二十年,在狱中受到非人待遇,痛苦的行刑与煎熬,都没有把他打倒。
亲爱的弟兄姐妹,“若”我们在这次的疫情中感觉受了苦,是否依然靠主恩典站稳脚步呢?
我们可以在受苦中,成为一个“受益”者,或也可以成为一个“受害”者,而上帝盼望我们在受苦中的人都能够成为受益的蒙福者。
世界上最宝贵的祝福是来自世界上最痛苦的经历。詹姆斯.密勒语
让我们一起祷告:
亲爱的父神!帮助我在受苦时,依然靠主站稳脚步,成为一个蒙福的人。并在受苦的中间学习了祢的律法,得着属灵上的复兴和各样属天的福气,奉主耶稣的名字祷告,阿们。
郑国佑与你共勉!和你分享一首诗歌:你若不壓橄欖成渣
祢若不壓橄欖成渣,它就不能成油;
祢若不投葡萄入醡,它就不能變成酒;
祢若不煉哪噠成膏,它就不流芬芳;
主,我這人是否也要受祢許可的創傷?
每次的打擊,都是真利益,
如果祢收去的東西,祢以自己來代替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